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当时,而临着三个主要问题:一是要放弃到湘南的想法;二是要对井冈山区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三是要争取"山大王”袁文才和 王佐的支持。
毛泽东在上井冈山之前,曾经有过到农村去的想法,但这只是出于一种保存部队实力的考虑。毛泽东很早就说过革命失败就上山做”山大王”。秋收起义前后毛泽东到农村去的具体想法是去湘南。他在1927年8月代表湖南省委起草的《湘南暴动大纲》,就计划在湘南形成一个师的武装,建立以汝城为中心的包括桂东、宜章、彬州等县的农村割据。秋收起义部队进入井冈山区后,毛泽东还没有完全放弃到湘南的想法。
12月中旬,毛泽东还曾向湖南省委和党中央提出进军长沙或井冈山长期驻军的建议。直到2月下旬,张子 、伍中豪带三营从湘南朱德部队回来,他们先后介绍了湘南和朱德部队情况后毛泽东才改变去湘南的打算。
湘南革命形势的新变化,激发了毛泽东在湘赣边界建立根据地的想法。
为什么最后定在井冈山呢?
第一,这里离反动势力强 大的大中城市如长沙、南昌、武汉、广州等地较远,离东西方向的南昌、长沙400 公里,离南北方向的广州、武汉900公里,没有正规敌军驻扰,是反动统治势力簿弱之地;
第二,它地处湘赣两省的交界处,政治、军ા上的一举一动可以影响到两省及两省下游,而且波及全国;
第三,这里受过大革命的洗礼,党的群众越 础较好,广大工农群众参加革命的决心较坚定;同时,井冈山有两支绿林武装力世,即袁文才和王佐。他们的共同目标是“劫富济贫,除粲安良”,可以“到山上 交绿林朋友”;
第四,井冈山地势险要,山峦起伏,群峰连绵,林木幽深,进可攻、 退可守,便于开展游击;第五,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给部队的供养提供了条件。
这里地方特产丰富,盛产大米、茶油、竹木、茶叶和药材,还有煤、铁、钨等矿产资源。
丰富的资源,可为红军提供充足的经济供养。正如毛泽东所说的那样,“整个罗霄山脉我们走遍了,各部分比较起来,以宁冈为中心的罗霄山脉中段最有 利于我们的军事割据”。